?

公告信息

信息检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经济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
经济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2013年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章来源:admin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16-03-03 【关闭】 字体:
 
2013年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沉着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奋力战胜暴洪灾害,坚持不懈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持之以恒重统筹、惠民生、促和谐,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持续协调发展。
 
一  综   合 
 
       全县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据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8.63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93亿元,同比增长5.3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06亿元,同比增长16.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64亿元,同比增长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4%。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6:42.1:29.3 调整为28.3:44.2:27.5。县域经济仍然呈现出以工业较快增长为主动力,农业稳定增长为基础,三产相关行业协同发展为促进的平稳较快增长格局。 

 
 
2012—2013年GDP季度完成量趋势图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足,拉动作用不明显;二是工业经济结构依托资源拉动的被动局面依然存在,抗市场风险力较弱;三是产业化农业发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特色产业品牌优势不强,规模不大,农民增收难度大。
二  农   业
 
       农业经济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为重点,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培育壮大以育苗为主的特色支柱产业,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2013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0.93亿元,同比增长5.33%。
粮食生产发展平稳。受春旱、阴雨、以及“7.25”特大暴雨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我县部分乡镇粮食作物受损,尤其是夏粮受害严重,产量趋减;通过加强后期田间管理,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秋粮作物长势良好,产量提升,确保了全年粮食总产量的持续增长。粮食生产整体呈现出“一降一升”趋势。一是播种面积总体趋降。今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80.78万亩,同比减少 0.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06万亩,同比减少0.3%。其中:小麦面积17.65万亩,同比增长0.6%;玉米面积15.86万亩,同比减少1.7%;豆类面积16.68万亩,同比增长0.3%,薯类面积4.51万亩,同比增长0.4%。二是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62895.5吨,同比增长1.8%。主要农产品产量见下表:
 
 
 
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2013年 增长(%)
一、粮食总产量 162895.5 1.8
小麦 52748.5 -2.3
稻谷 966 -13.8
玉米 73487.7 6.8
二、药材 15658.2 4.4
三、烤烟 739.2 12.1
四、蔬菜 157359.4 6.8
五、水果 57614.3 -3.2
其中:西瓜 43045 -5.5
畜牧产业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4449.2吨,同比增长4.3%;禽蛋产量1175.3吨、 同比增长3.8%;牛奶产量1吨,与上年持平。年末牲畜存栏、出栏情况见下表:
畜牧业生产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13年 增长(%)
1.牛存栏 万头 6.21 11.9
  牛出栏 万头 2.49 持平
2.猪存栏 万头 14.43 8.7
  猪出栏 万头 15.87 5.1
3.羊存栏 万只 2.13 8.6
  羊出栏 万只 1.28 7.5
         4.家禽存栏 万只 59.53 7.6
     家禽出栏 万只 59.64 7.8
 
苗木产业形势喜人。苗木产业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已成为我县兴农富民强县的区域支柱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全县完成育苗4.89万亩,同比增长22.8%,其中当年新增2.43万亩;全县人工造林面积达3.27万亩,同比增长0.6% ;核桃产量达到4769吨,同比增长2.1%。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013年,建成生态文明新农村示范村20个(其中:精品村7个),达标村13个;建设文化广场35 处,4.65万平方米;硬化通村公路38.8公里,硬化村社道路129.4公里, 拓宽整修道路45.6 公里;粉刷墙面及房屋立面改造122569平方米,硬化美化院落37624平方米,新建成生态文明户2920户,安装太阳能路灯95盏,完成人饮工程1899户,修建卫生厕所372座,新建沼气池422座,配套太阳能灶568座,节能炉327座,太阳能热水器110个。农村村容村貌、人居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累计输出劳务4.89万人次,创收 6.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34.75%。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增水平梯田2.14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亩。
    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9.12万亩,比上年减少0.32万亩。
 
三  工    业
 
       县委、政府举全力之策强力推进工业发展,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促进工业经济负压前行,优势企业作用凸显,主导地位持续提升,实现了较快增长。2013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1.11亿元,同比增长19.2 %。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8 %,比上年提高1.2 个百分点。
全县1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61亿元,同比增长24.1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09亿元,同比增长0.38%;实现税金3.68亿元,同比增长9.5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所分布的5个行业均呈现同比正增长态势:有色金属矿(铅锌)采选行业完成增加值32437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7.7%,同比增长2.8%,是本县工业经济的中坚力量;白酒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8676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4.9%,同比增长19.8%,在全县工业行业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完成增加值9557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1.2%,同比增长4.5 %,仍然是全县规上工业的支柱行业之一;铁矿采选业完成增加值4355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1%,同比增长6.1%;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957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1%,同比增长12.1%。
各行业增加值在总量中所占比重图(%)
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一览表

产品名  单位  2013年累计 比上年增长%
铅精矿含铅量 11872 20.4
锌精矿含锌量 55141 16.3
43667 14.8
白       酒 千升 17955 13.5
硫       酸 71727 32.3
 全县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97亿元,同比下降25.1%;实现总产值3.39亿元,同比下降19.9%。
 
四  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全县依托省政府“3341”项目工程和秦巴片区扶贫开发等战略机遇,坚持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依托项目建设扩大投资,强化招商引资扩大投资,鼓励全民创业扩大投资,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1亿元,同比增长35.4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6.7亿元,同比增长37.7%,房地产开发投资4683万元,同比下降40.4%。
 
五 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县营运汽车拥有量 831辆,其中货运车439 辆,客运车392 辆。货运周转量89160 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7.4 %;客运周转量28008万人公里,同比增长33.4 %。
电讯事业日新月异。2013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 974万元;城乡固定电话达到1.7 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5.83万户。
旅游业蓬勃发展。以精心打造嘉陵江漂流、通天坪生态工业旅游、月亮峡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徽县—陇上江南人间仙境”品牌为重点,全面建设凤山公园—泰湖风情园—泰山庙—文池的环形休闲生态旅游线,以及县城至石佛的穆斯林风情线,充分挖掘我县人文底蕴和自然资源,丰富旅游内涵,打造旅游经济热点,培育区域消费中心,促进了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同步发展,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形成了良性互动。全年接待游客64.9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2.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91%和28.65%。
 
六  商贸流通与物价
       商贸流通繁荣活跃。呈现出以住宿餐饮业持续见旺,以城镇商贸城、综合贸易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农特产品专业市场等为物流交易主渠道的商贸经济发展格局。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1109.5 万元,同比增长11 %。批零贸易业零售额 42216.5万元,同比增长11.4 %,住宿、餐饮业营业额 21022万元,同比增长 5.2 %。批零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 190032.5万元,同比增长23.4 %。
 
 
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标名称 单位 2013年 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51109.5  11
城 镇 万元 46211.4 11.3
乡 村 万元 4898.1 7.8
商品价格保持稳定。2013年全县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6%。构成居民消费品价格的八大类指数同比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6 %、衣着类上涨2.2%、居住类上涨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3 %、烟酒类上涨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8%、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1.4 %。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

指  标 环   比 同  比 1-12月累计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0.2 103.5 102.6
食品 100.6 107.9 105.6
烟酒及用品 100.0 100.0 101.3
衣着 100.0 101.5 102.2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0.0 103.0 102.8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0.0 100.5 98.6
交通及通信 100.0 100.2 100.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0 102.0 102.3
居住 100.0 101.8 101.1
 
 
七  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政实现收支平衡。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7.95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本级收入2.84亿元,比上年增长22.1%;财政支出  亿元,比上年增长 %。干部职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有效保障。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5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各项贷款余额为31.6 亿元,比上年增长3.8 %,个人储蓄存款33.5 亿元,比上年增长 9.8%。
保险事业快步发展。险种日趋完善,保险赔付更加及时、规范,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全县保费收入4300万元,赔付730万元。
 
八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新进步。全年实施科技项目30项,申请国家专利18件,获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顺利通过2011-2012年度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考核验收。
教育事业成果显著。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促进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了幼教、普教、职教、成教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2013年,全年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106.92%,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99.54%,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6.17%,全县高考录取率达到86.8%
九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工作快步发展。全县有文化机构26个,固定资产12656万元,从业人员721人,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4615.5万元(含个体户),完成文化产业项目投资13260万元。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 95%,城区有线电视节目增至114 套,城区有线电视用户5100 户,城乡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 23 (不含个体诊所)个,其中:县级卫生机构 6 个,乡镇卫生院 17 个。有病床533 张,卫生技术人员529 人,其中执业医师80 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3 人,拥有病床2.4 张,村卫生室覆盖率达100 %。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全民,中老年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广场舞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增强了全民健身意识,提高了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全县共举办各类群众运动会18次,参加运动员2250人次。
 
十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稳定。年末全县总户数67680户,总人口为22.3万人;按地域分:城镇人口6.6万人,乡村人口15.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2.54%。全县男性人口为11.6万人,女性人口10.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832人,出生率为12.7‰;死亡人口1540人,死亡率为6.9‰,自然增长率为5.8‰。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初步统计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4.4元,完成计划15808元的100.3%。农民人均纯收入4970.9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支出7226.1元,比上年增长36.3%。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达到37200元,比上年增长10.4%。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新增就业356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险参保面不断扩大,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6307人,其中: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021 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28286 人。保险覆盖面达到98%以上;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1329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005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207人;全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76672人,参合率96.5%。 
       社会救助稳步推进。全县享受城市低保人数达到 5893 人,累计发放保障金 1225.2万元;农村低保25100 人,累计发放保障金2265.6 万元;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金846 万元;抚恤事业费443.5万元,社会临时救济费 38.8万元,五保供养资金197 万元;开工建设廉租住房251套,分配廉租房191套,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330户。
     
       告别砥砺奋进、成绩斐然的2013,迎来了充满希望、奋发进取的2014。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迎难而上,为建设富庶文明和谐幸福新徽县而努力奋斗,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远景目标而勇往直前!
  
 
 
 
 
 
 
 
 
 
 
 
 
 
 
 
 
 
【注:1、本《公报》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13年徽县统计年鉴》为准; 2、交通、旅游、财政、金融、保险、教育、科技、文化、广电、体育、民政、邮电、国土、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公开指南 
?